城市生命线监测发表时间:2024-04-09 11:32 政策背景: 城市生命线是保障城市正常运行的工程系统,涉及燃气、供水、排水、交通、通信、供电、桥梁等众多领域,其安全运行对于城市具有重大影响。随着先进智能传感器、无线通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涌现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城市生命线亟需通过数智化的升级和赋能,提升城市应对重大灾害的能力,保障其服役安全性和抗灾害韧性。 2018年1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意见》,提出:深入推进城市生命线工程建设,积极研发和推广应用先进的风险防控、灾害防治、预测预警、监测监控、个体防护、应急处置、工程抗震等安全技术和产品。 2019年11月,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制定了《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评价细则(2019版)》,明确指出增加城市总体规划及防灾减灾等专项规划;评价内容包括:制定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制定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安全生产规划、防震减灾规划、地质灾害防治规划、防洪规划、职业病防治规划、消防规划、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排水防涝规划等专项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对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进行专家论证评审和中期评估。 2021年9月23日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引发《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指南(试行)》(安委办函〔2021〕45号),该指南在梳理总结各城市安全现状和共性问题基础上,吸收了上海、南京、深圳、合肥、佛山、成都、杭州、烟台、东营等城市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实践的成果经验,着眼可推广、可复制、可持续,力求突出前瞻性、实用性、操作性,明确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内容以及配套机制保障要求,突出平台建设中的政府统一领导和部门分工协作,确保不断提升城市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 系统方案: 城市生命线平台: |